2025年,联合国更新了发达国家的评判标准,把人均收入的门槛从2万美元提升到了3万美元。
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全球发达国家的数量减少到32个。在被“踢”出名单的国家中,有5个国家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那么,这些国家都是谁?
一、 葡萄牙
葡萄牙曾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葡萄牙昔日的辉煌逐渐消退。
自19世纪起,葡萄牙的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僵化,工业基础同样相对薄弱。
在科技创新领域,葡萄牙的发展相对滞后。
科研投入不足,企业创新动力和资金来源受限,这使得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寥寥。
可惜的是,经济韧性不足的问题一直拖着葡萄牙的后腿。尤其2008年的金融危机,真是给了它当头一棒。经济连续下滑,债务危机爆发,甚至成了欧元区里第三个向欧盟求救的国家。
受多种经济发展挑战的困扰,葡萄牙的人均GDP近年来一直停留在约2万美元的水平,显著低于新规定的3万美元标准,发展指数也只有0.86,这使得葡萄牙丧失了发达国家的身份。
二、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则由苏联加盟共和国转变为独立国家,同样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新道路。
独立后,好歹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了,欧盟也帮了不少忙。可问题是,太依赖别人了,自己没啥核心竞争力。木材出口,卖的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一波动,就跟着哆嗦。高科技产品呢,又得靠进口,一来二去,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再加上人少,招工都难,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拉脱维亚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了0.9,但人均GDP为2.25万美元,没达到新近推出的发达国家标准。
三、 希腊
希腊,曾经的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的时候,遭遇了债务危机的狂风暴雨。
这场危机,就好像一场噩梦一般,持续了多年之久,严重地对其经济根基造成了冲击。如今希腊人均GDP降至2.34万美元,尽管人类发展指数仍保持在0.912,但人均GDP的短板,使其不得不告别发达国家行列。
债务危机留下的创伤,像那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有企业大量地倒闭,以及失业率高高地企立等,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四、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业。阳光明媚的海滩、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克罗地亚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旅游
更重要的是,克罗地亚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因为旅游业的繁荣而得到多样化。过于依赖单一产业,意味着一旦这个产业受到冲击,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陷入困境。
目前,克罗地亚的人均GDP达到2.14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为0.878。
五、 立陶宛
最后一个国家是欧洲的小国立陶宛。立陶宛的地理位置和近代历史跟旁边的拉脱维亚差不多。
立陶宛历经诸多坎坷,但在赢得独立之后,积极投身欧洲体系的建设中。
立陶宛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其产业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显不足,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够坚实,经济发展的质量尚不足以支撑其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目前立陶宛的人均GDP才2.78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为0.855,所以也被踢出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此外,立陶宛因为身处北约与俄罗斯博弈的敏感地带,俄乌冲突下紧跟西方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当前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地缘压力。
国际机构的评估标准并不是单一的,它们会综合考量多个因素,比如经济结构是否健康、社会福利水平是否稳定、居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等。
2023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但被中国拒绝,我们认为此举旨在限制中国国际权益(如世贸组织优惠)。
而我们的目标是计划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核心路径为提升人均GDP和科技创新能力。
还有10年,我们一起努力,一起看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