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9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近日发布关于人工智能(AI)的年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通过人类投票判定对话型AI回答准确性的测试中,2024年1月美国顶尖AI相对于中国产品尚有9.26%的得分优势,而到了2025年2月这一差距已缩小至1.7%。

报告称,在高性能AI模型数量及民间投资方面,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最新年度报告——《人工智能指数》报告。

在生成式AI开发方面,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谷歌等美国科技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最新模型展现的卓越性能,正迎头赶上美国AI产品。

报告分析称,AI在图像分类、语言理解、数学等特定技能领域超越人类能力的项目持续增加。谷歌、OpenAI、DeepSeek、xAI公司、Anthropic公司、元宇宙平台、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等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此外,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8日报道,根据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在用主要人工智能评价标准进行衡量的情况下,中国模型与美国模型的性能已接近持平。

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科技巨头以及深度求索、智谱AI等初创企业跻身全球15个最知名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商之列。这些模型包括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系列以及深度求索的V3基础大模型和R1推理模型。

斯坦福的这份报告称:“深度求索V3基础大模型发布后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它以远低于多数先进人工智能模型的算力资源需求实现了极其卓越的性能。”

中国的人工智能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其在研究和专利方面的大力投入。在北京宣布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并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根据该报告汇总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居世界之首,占总数的23.2%,高于欧洲的15.2%和印度的9.2%。

在获得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方面,中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在2023年占到全球总数的69.7%,其次是美国的14.2%。

该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的全球性进步正在推动这项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并有可能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报告特别提到了诸如日益加速部署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队等实例,包括目前已在中国多个城市投入运营的百度公司“萝卜快跑”服务。(编译/曹卫国 马晓云)

Deepseek标识(美联社)


斯坦福大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迅速缩小与美国人工智能差距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