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000万元—9500万元,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盈利8701.29万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从主营到业绩都很“善变”的安妮股份第一次被监管处理。

2011年9月,证监会对安妮股份及4名责任人员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安妮股份被警告并处50万元罚款,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杰等4人被警告并分处3万—20万元罚款。经查,安妮股份2008年虚增营业收入6900.77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291.63万元,虚增利润1609.13万元。

2017年5月,安妮股份收到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监管函,指向公司2016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2798.36万元(占2015年度经审计归属净利润的240%)未在2017年2月底前提交董事会审议并及时披露,直至当年4月才提交审议并对外披露。

2018年9月,深交所对安妮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杰、财务总监许志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2018年1月,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2000万元至2550万元;2018年4月,公司2017年报显示净利润-3.65 亿元,预计与实际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公司未能及时、准确地履行相关信披义务构成违规行为。

算起来,业绩下修几乎成为安妮股份的“保留节目”。经统计,2008年至2016年间,安妮股份共有7年发布业绩下修公告。而2017年度至2019年度,安妮股份三年年报连续受到交易所问询。

2018年12月,厦门证监局对安妮股份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指出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和供应商采购数据有误、分行业分产品营业收入分类不准确等信披不规范,及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内控评价称“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结论不恰当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安妮股份于2008年上市,是一家以互联网应用与服务业务为主要领域和方向的综合企业集团。自2008年到2019年,公司累计的净利润约为亏损2.3亿元。相比乏善可陈的业绩,其强烈的多元化“追风”意识更为市场侧目。公司主营从最初的商务信息用纸先后多次转向,从互联网营销、版权服务、游戏分发、游戏虚拟币、网络流量服务,到影视剧投资、大数据系统贸易业务、艺术品销售、酒、食品、区块链等,可谓四处开花八面玲珑。

然而,安妮股份终未能摆脱并购后遗症的困扰。2016年,安妮股份作价11.38亿元并购了畅元国讯100%股权,并确认了约10.4亿元的商誉。因畅元国讯2017年开始未能兑现承诺业绩,2017、2019年安妮股份两次对畅元国讯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约5.21亿元,为此被交易所质询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安妮股份又变身为大热的区块链概念股,一度备受市场追捧的同时也饱受质疑,公司股价更多次上演过山车走势,令跟风的投资者叫苦不迭。今年9月中旬,公司曾在互动平台上确认公司将参与国家级影像版权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被视为构建互联网版权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在9月17日的股价异动公告中,安妮股份表示:公司于近期参股投资了北京知图美公司,工商变更流程正在推进中;公司亦以自身积累的成熟的版权区块链相关技术以及基于DCI体系支撑的版权综合服务,与知图美公司展开影像版权保护的相关业务合作,从而获取版权保护服务的收入分成。目前该业务合作尚在前期阶段,暂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股份股东总户数为38514户。

作10余年)

举报/反馈


“区块链大牛”安妮股份遭立案调查,股价一月跌逾40%投资者可报名索赔网上公开2020-10-14 15:45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文章




价值投资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