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余以墨

花巨资收购来的子公司,却成为此后业绩变脸、被监管调查、被股民索赔的始作俑者,这一幕发生在A股上市公司聚力文化(002247)身上。近日该公司公告称,原告股民冯某起诉聚力文化、余海峰等被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杭州中院已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聚力文化向冯某赔偿投资差额等损失共计12.82万元,余海峰承担100%连带责任。

跨界收购失败导致业绩巨亏

公开资料显示,聚力文化原名帝龙新材,彼时主营业务为中高端装饰贴面材料的生产,归属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为了从传统行业跨界转型至新兴经济领域,公司决定收购主营业务为移动游戏的研发和发行的公司美生元。2016年4月,帝龙新材以34亿元代价收购美生元100%的股权,支付股权收购款的方式是现金及发行股份。美生元原股东作出业绩承诺:2015年—2017年这三年美生元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3.2亿元和4.68亿元。

2016年5月,收购完成,美生元开始纳入聚力文化的合并报表范围,主营业务变成“装饰+游戏”双主业。在业绩承诺期内,聚力文化的业绩暴涨喜人。承诺期满后,聚力文化突然业绩变脸。2018年度报告中,聚力文化对美生元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9.65亿元,导致聚力文化2018年业绩巨亏。

这些股民还可加入索赔

2019年5月,浙江监管局开始对聚力文化进行立案调查。2021年8月3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管部门认定,美生元在未真实开展业务的情况下,确认部分客户的销售收入,存在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总额的情况。

财务造假事发后,上市公司方面曾试图根据此前协议,要求美生元的业绩承诺方“补缴”约12亿元的业绩补偿款。但这个时候

重金收购来的公司,不仅不能带来收益,上市公司还需要背负巨额债务,包括美生元及关联方欠付腾讯的上亿元广告费用,还有就是要赔偿财务造假事发引起的股价下跌损失。

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资者获赔希望较大:在2017年4月28日至2019年4月25日间买入聚力文化股票,且在2019年4月26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者。年8月3日截止,目前未加入者仍可参加。


子公司财务造假余波未了 聚力文化股民索赔一审胜诉“借钱”这个段子很精彩 果断拒绝朋友的要求,减少损失真是高手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系转发互联网文章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如相关内容引用了您的文字或图片,需要删除或修改的,请联系此电子邮箱:71905025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