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周两会记者会上,证监会新主席吴清强调,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
现场检查成倍增加有多厉害?意味着什么?
意味一:今年或有23~46家待审企业将迎来IPO现场检查;
意味二:更多排队企业可能会撤单,新报企业数量可能会减少。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截至3月8日,2021年至今共发起多轮IPO现场检查,抽中99家企业,仅15家成功上市。上市成功率仅15%。
证监会新主席表示,要设置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做到应退尽退等。
有多少已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逼近?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截至3月9日,A股上市公司共5353家,ST及*ST企业115家……
15家成功上市,近3年现场检查终止率57.6%
现场检查比例成倍翻,意味着什么?
上周三两会记者会上,证监会新主席吴清强调,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的力度,申报就要担责。
现场检查成倍增加意味着什么?
意味一:今年或有23~45家待审企业将迎来IPO现场检查
由于今年IPO整体速度大幅放缓接近半停,接下来IPO现场检查重点可能会从新受理公司转移至最新排队未上会公司。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2021年至今共发起13轮IPO现场检查,抽中99家企业。其中,2021年5轮(46家)、2022年4轮(34家)、2023年3轮(17家)、2024年至今1轮(2家),发文日期基本上在1月、4月、7月和10月。
抽查比例方面,近3年现场检查比例平均为5.0%,详情如下:
若成倍地增加现场检查的比例,对正在排队已抽过的公司再按5~10%的比例进行抽查,IPO最新450家排队未上会企业中,或有23~45家企业将在今年迎来IPO现场检查。
意味二:更多排队企业可能会撤单,新报企业数量可能会减少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截至3月8日,2021年至今被抽中99家企业中,有57家企业终止,15家成功上市,终止率达57.6%,上市成功率15.2%。
(注:抽中检查撤回后再申报的,按照当时终止计算)
21~23年现场检查企业最新审核状态分布:
其中:
2021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46家企业中,13家已上市,30家撤单,2家被否,1家终止注册,现场检查企业终止率高达71.7%。
2022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34家企业中,2家已上市,20家撤单,现场检查企业终止率58.8%。
2023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17家企业中,4家已撤单,现场检查企业终止率23.5%。
每年6月及12月往往是IPO的受理潮。一云投资统计显示,2022年共新增受理企业770家(平均每月受理64家),其中6月及12月分别受理444家、109家;2023年共新增受理企业436家(平均每月受理36家),其中6月及12月分别受理246家、64家。
随着现场检查力度及抽查比例的增加,一部分冲动申报企业可能会被劝退,2024年新报企业数量会进一步降低。
22年~23年A股各月IPO受理数
应退尽退
究竟有多少企业可能会退市?
近年来,监管层加大退市力度,多次提出应退尽退,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新主席也在周三记者会现场再次表示要设置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做到应退尽退等。
今年以来,已有*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相继因股价连续20天不足1元而退市。
哪些股有退市风险?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截至3月9日,A股上市公司共5353家,ST及*ST企业共115家:ST企业68家,其中3家(ST贵人、ST鸿达、ST星源)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每股,已锁定交易类强制退市;*ST企业47家,其中2家(*ST新海、*ST博天)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5家锁定退市企业名单如下:
ST及*ST的企业中,哪些可以摘帽,哪些有退市风险?相对来说,*ST类(退市风险警示)退市风险较高,ST类(其他风险警示)存在退市风险。
剔除ST类后,*ST类公司还剩47家(其中2家已经锁定退市)。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20家因业绩续亏或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原因,可能面临退市;另有18家企业可能摘星。
47家*ST企业名单如下:
沪深交易所退市新规
要在交易类指标、财务类指标、规范类指标和重大违法类指标等四方面以及退市流程。
1、交易指标方面,将面值退市明确为1元退市,连续 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 1元的,且新增了市值退市标准,即连续20个交易日总市值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终止上市。
2、财务类指标方面,取消了原来的单一净利润指标或营业收入指标,改为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连续2年的,终止上市。
3、规范类指标方面,新增了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的指标,具体包括:
(1)失去公司有效信息来源;
(2)公司拒不披露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3)公司严重扰乱信息披露秩序,并造成恶劣影响;
(4)其他情形。
此外新增了半数以上董事对半年报或年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的,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重大违法类指标方面,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其中财务造假标准明确为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表任一指标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同一指标合计金额的50%,终止上市。
5、退市流程方面,新规不再有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如果公司连续两年净利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人民币,就将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由30个交易日缩短为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
本文源自:价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