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以墨
回溯前情:学霸变学渣
据悉,投资者本次诉讼源于国华网安2021年年度业绩预测“变脸”。
6462.31万元。根据该业绩预告,国华网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74% 至129.02%,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6.79% 至.08%,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国华网安称“主要是公司加强了对信息安全业务的战略规划、整体管控以及风险管理,同时通过布局拓展应急产业产生利润,此外,和上年度相比,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下降幅度较大”。 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增长原因,一切看起来都很健康,国华网安是妥妥的学霸。
然而,三个月后的这一切戛然而止。2022年4月,国华网安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预计盈利1亿元至1.48亿元修正为亏损4亿至6亿之间,业绩变动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对于该重大差异,国华网安在修正公告中称这是因为部分此前确认的收入不满足确认条件。 此外,子公司智游网安商誉减值与公司前次业绩预告估计减值存在较大差异,预计商誉减值金额为4.5亿元至6.5亿元。
此前该学霸身上的“利润增长”、“减值下降”两项标签,被学霸自己亲手摘了下来,学霸秒变学渣。
投资者自救:一审胜诉
内跌幅超过30%,不少投资者开始寻求通过诉讼的方式自救”。
目前,投资者的诉讼已得到了一审法院的支持。从判决情况来看,法院认为国华网安编制的业绩预告欠缺合理的会计编制基础且未在业绩预告中充分提示风险,因此,即便是“预测性”信息,国华网安仍需要对投资者承担责任。
据了解,“预测性”信息适用‘安全港’原则,投资者信赖未经审计的预测性信息而出现投资亏损时,原则上应当“买者自负”,该类诉讼通常存在较大的难度。
根据一审裁判结果,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4月27日期
公开信息显示,国华网安早在90年代即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可谓证券市场“老兵”。上市之后,该公司历经多次业务转型,目前主营移动应用安全服务业务。截至2024年3月,国华网安股东人数为3.97万户,较上期增加约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