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奇葩的公司出现了,st汇金由于财务造假,证监会对造假人总共才罚款200万,但公司市值在短短三天内就跌去了50%,总市值由26亿跌到了13亿,4.8万股民,人均亏损约30万,我们不禁要问,造假处罚,罚的到底是股民还是造假的人?如此巨额的损失到底由谁来承担?
财务造假罚200万
按照当前的规定,财务造假导致股民亏损,股民可以向上市公司主张索赔,那么问题来了,上市公司的资金不都是来自于股民吗,尤其是类似汇金这种上市十年整体盈利都是负的公司,其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上市时募集或者上市后增发的资金,即使索赔成功,最终只是将一批股民的损失用另一批股民来赔偿,此外,赔偿后还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负债压力,最终很可能会毁掉上市公司。
所以,让上市公司赔偿,显然左右吃亏的都是股民,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损失归结到造假的人和负责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呢?当前的处罚方案,对造假人仅仅罚款200万,所以,最终所有的处罚最终都由股民默默的承担 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对于财务造假的公司,所有股民的损失,应该全部由造假的人来承担,资金不足的,造假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罚得造假人一无所有,并且资金不足以赔偿股民损失的,还得进去管教,让所有人永远不敢造假。但作为投资者,无论罚的是谁,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想方设法避开可能存在造假的公司,以及任何存在财务漏洞或者财务风险较大的公司,在他们问题被查出来大跌之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
当前st汇金除了造假的问题外,还有以下更为严重的三大问题。
11亿应收账回收困难,其中高达5亿年限较长
根据2023年的年报,st汇金的收入为3.5亿,但应收账却高达9亿,应收票据0.28亿,其他应收款2亿,总应收账款高达11亿,其中超过8亿应收款是超过1年的,2年以上还没收回来的高达5亿。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超过一年还没收回来的应收款,都属于风险比较高的类型,未来很可能收不回来,所以,目前这11亿应收账,能收回一半都不错了,风险很高,理论上能收回3-5亿左右,仅这一项未来可能会给公司带来5-8亿的损失。
汇金应收款情况
产业升级,技术落伍面临淘汰
公司产品面临产业升级带来的淘汰风险,一方面由于金融行业普遍采用数字结算,现金使用的场景越来越少,所以,对金融终端设备的需求迅速减少,在A股上市公司中,除了st汇金面临这样的问题外,做ATM机的御银股份就有类似的经历,也曾经一度戴帽。st汇金2023年的收入同比下滑40%,在2024年一季度,同比又下滑17%,未来将面临更进一步的下滑。
10亿借款,造成每年高达1亿的利息
除了应收账奇高外,st汇金还从大股东和银行大额借款,截止2023年,从控股股东和其他相关单位借款7.5亿,从银行借款2.5亿,合计借款金额10亿左右,这10亿的借款每年都需要上市公司支付1亿的利息,成为造成公司亏损的重要因素。
汇金借款
整体而言,目前风险最大的就是11亿应收账,此外,还有1.56亿的预付款,1亿的商誉,0.34亿长期股权,也存在较高风险。10亿借款会给公司带来财务压力,但资金主要来自控股股东,如果后续能够通过债转股,每年就能省掉1亿左右的利息,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就是主营业务方面,毛利率32%,推广费用14%,管理费用16%,研发费用5%,三项费用35%,此外,财务费用28%。所以,只需要通过重组将债转股,并通过裁员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当前主营业务也有机会实现利润转正的。
脱水后的净资产=20亿总资产-16亿总负债-6亿风险应收账-1亿商誉-3亿其他风险资金=-6亿。所以,非常有必要将控股股东的7.5亿借款转化为股权,即未来可以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弥补这些负债。
对于控股股东实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记住一句话叫做:不破不立。汇金市值10亿左右机会就会出现,如果能够更低,那就更好,至于退市,应该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