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首次上线高考志愿信息系统,平台集成海量数据,包括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等,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同时,该平台通过高校学生对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等进行实名投票,形成专业满意度排名,比较有意思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北京大学众多专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大个专业中满意度排名第二的学科。据企查查高等院校数据显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国共有234所高校开设,学生男女比例分布约为31:69。

随着2024高考落下帷幕,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为在一众高等院校中,达到“分有所值”,甚至“低分捡漏”的效果,部分家长选择了花钱向高考机构报名志愿规划服务。    实际上,当下火热的高考志愿咨询市场背后,本质是信息差的问题,动辄上万的价格虽让大部分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但一样可以利用企查查高等院校功能等,掌握信息差,破开信息茧房,实现“逆袭”!    志愿填报被比作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这一门课不仅关系着大学学业,更对职业发展和规划有着深远影响。现如今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来获取院校的相关信息,在报考大学和专业时,综合分数、兴趣、能力等客观分析,做到知己知彼,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风险。

  志愿填报要关注哪些因素

  1、志愿填报要趁早

填报志愿就是信息收集战!一般高考结束后二十天左右成绩就会公布,而成绩公布几天后就会开始填报志愿。所以收集的越早越多更有利于打赢这场“仗”。    在考完到出成绩这段时间里,提前估计大概分值,并参照往期考试成绩和位次排名,通过学校发布的志愿填报指南和招生专业目录等,结合历年分数线、专业线,大致筛选出分数段内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要注意,每年高考的难易程度不同,录取分数线也不同,要分析高校至少近三年的录取数据。

  2、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志愿填报首先要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只有感兴趣的专业,才能在大学阶段保持学习热情并取得优异成绩。    可以通过搜索感兴趣的专业,了解到有哪些高等院校开设,该专业大学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大致圈定填报范围。

比如,想成为教师,可以优先选择师范类院校;想成为医生,可以选择医学类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类专业。

  选择好专业后,会发现开设同一专业的院校有很多,选择哪个院校也是志愿方案的一大重点。

可以通过将心仪的院校,添加对比,了解院校计划招生、最低录取分数、所在地、成立时间、就业率方向等。

  3、不要盲目追寻热门专业

  要注意,热门专业切勿盲目追寻!要避免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热门专业竞争激烈,若分数不够很容易“陪跑”。

当下社会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读完4年毕业后发现当年的热门专业不再热门,就业人数供大于求,面临就业困难等窘境。

  可以“冷热结合”,既填报心仪的热门学校或专业,也填报相对小众但尚能接受的,增加录取机会。

除了访问论坛贴吧、向学长学姐咨询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查阅院校的就业数据,从就业单位、平均薪酬来确保所选专业拥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

  4、重视地区发展

就读城市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未来所要工作发展的一个环境。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越集中,就业机会也更多,同时也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生活成本等,根据自身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城市。“

  确定好志愿以后,可以通过超话发帖、官方社群等方式,问清楚学校相关信息!

校区:新校区还是老校区;市中心还是郊区。

  学校宿舍环境:几人间;上下铺还是上床下桌;独立卫浴还是大澡堂。

  交通情况:附近是否有地铁;距离市中心距离。    有个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大大提升大学四年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眼界。

  5、细读高校招生章程

  根据分数大致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院校和专业外,还要看看各大院校的招生简章。

  了解当年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学费收费标准。不同院校对于各专业也存在着例如视力、高考外语语种等特殊要求。

例如,清华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中提到,其普通高考外语类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兰州大学提到,若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三分靠成绩,七分靠填报”,“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种种现象表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一个合理的志愿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进入理想的大学,还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全面分析自身条件,结合当下透明信息及大数据产品,减少信息差,能有效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风险。


填志愿信息差如何弥补,普通人面对天价志愿服务该怎么办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系转发互联网文章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如相关内容引用了您的文字或图片,需要删除或修改的,请联系此电子邮箱:71905025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