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深圳投资者服务

问题一:我应该向谁主张损失赔偿?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于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的一类。《证券法》第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早就对此作出过规定。中小股民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虚假陈述行为造成损失的,应当以下列虚假陈述行为人为被告:

(一)发行人、控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

(二)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

(三)证券承销商;

(四)证券上市推荐人;

(六)上述(二)、(三)、(四)项所涉单位中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五)中直接责任人;

(七)其他作出虚假陈述的机构或者自然人。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个人投资者可向以下三者维权:

第一,上市公司;

第二,为上市公司财报等作出过“背书”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

第三,保荐机构,即帮助上市公司完成上市的证券机构。

问题二:能不能赔,赔多少?

能索赔多少钱,和“损失认定”有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投资者能获得的赔偿范围,以股民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和由此产生的佣金和印花税。

根据《若干规定》第18、19条规定:

1.不能赔偿的情形

·  造假实施日前买进,揭露日或更正日前卖出

·  造假实施日后买进,揭露日或更正日前卖出

·  造假实施日前买进,揭露日或更正日后卖出

2.能够获得赔偿的情形

·  在造假实施日及以后,到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买入股票,但在揭露日或更正日后才卖出或持有股票造成亏损的

问题三:有没有快速索赔的办法?

……

个人投资者在遭遇上市公司爆雷之后,投资者保护机构可以作为诉讼代表人,帮助广大遭受损失的股民进行“集体诉讼”。

1.一旦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确认,投资者保护机构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这里投资者保护机构只是一个代表,真正的原告是广大遭受损失的投资者。

2.集体诉讼实行“然成为原告,但诉讼全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来帮你“打官司”。但如果有投资者因为个别原因,确实不想索赔了,必须明确地告知法院,说“这个案子的赔偿款我不要了”,才会挪出原告的范畴。

总之,面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投资者一方面要火眼金睛识别潜在造假风险,另一方面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金投资需谨慎

<!–article_adlist[

告诉朋友我在看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网上公开


【投教专栏】投资者保护机构代表人诉讼制度Q&A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系转发互联网文章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如相关内容引用了您的文字或图片,需要删除或修改的,请联系此电子邮箱:71905025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