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索赔有法律依据吗?
根据《证券法》与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财政部等行政处罚(或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权益受损的股民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印花税、佣金及利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索赔需要先交钱吗?
人性化?
索赔能成功吗?
根据统计数据,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方面,多年来,全国约有15000多名股民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起诉索赔,涉诉标的额约15亿元,有一百余家因虚假陈述被处罚或被制裁的上市公司被诉。自2001年彭淼秋诉嘉宝实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首次获赔以来,大约80%以上的原告通过调解或判决,获得了部分或全部赔偿,赔偿方式包括现金或股票。
陈述索赔案,客户几千人。积累了丰富的诉讼经验也有很多胜诉获赔案例。目前已经拿到赔偿款的有佳电股份、大智慧、匹凸匹、山东墨龙、亿晶光电、三房巷、祥源文化、方正科技、方正证券、亿晶光电,超华科技,顺灏股份,抚顺特钢,中兵红箭,藏格控股,上海普天,三维丝,中毅达,尔康制药等。
股法在线团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