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刚过,北京各个车站、机场等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量开始增长,乘客在进出站、换乘期间如果受伤,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归责于车站?近日,二中院审理了一起因乘客出站绊倒摔伤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
年逾六旬的张大妈乘坐高铁抵达北京,出站时在一处楼梯摔倒。这一下摔得不轻:整个人从平台处掉到楼梯底部,而且头部着地。事发当时,这个平台旁边的照明设备并未开启,而稍远处其他照明设备均正常运行。据悉,平台所涉工程于2008年竣工验收,自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张大妈认为,“照明设备未开启”存在安全隐患,最终致她受伤,于是起诉,要求运营车站的公司赔偿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损失。
经现场勘验发现,运营车站的公司在事发时未尽到充分的安全警示义务,平台旁的照明设施未能正常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大妈对路况的判断。作为车站经营管理者,运营公司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故法院判令其承担与自身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当然,张大妈自身也存在疏忽,行走时未留意脚下路况,对损害事件的发生亦应承担相应责任。最终,法院综合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事发情况及现场勘验情况,合理确定了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主审法官表示,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部分建筑设施虽符合竣工验收时的规范标准,可随着时间推移,规范标准不断更新升级,其中部分设施可能无法满足最新标准要求。随着日常使用损耗,照明、排水、电梯、空调通风等设备设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维护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生命身体安全,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应不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持续强化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安全出行的引导与提醒力度,特别是在运力高峰和人员密集节点,针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特定区域,通过增设安全提示牌、加强分流疏导等措施,及时提醒老年人等群体小心谨慎通行。
<!–article_adlist[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安然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