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发布征求意见稿 整治非机动车乱象
央广网深圳4月3日消息(记者 常迪 见习记者 荣冀晴 实习生 陈尔冬)日前,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关于对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实施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通告》在继续保留一级、二级限行区管理策略基础上,为保障学校周边路段上下学安全,拟新增三级限行区,主要在学校周边路段限制民生行业电动自行车,避免与接送学生非机动车交织混行,限行时段为早晚高峰期及中午放学期间。
4月1日,“深圳拟发布非机动车限行新规”冲上深圳的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网友支持道:“早该这样了,有些人还不顾一切骑到机动车道来,好怕他们!”也有网友认为:“不如好好修一下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人行道隔开。”还有网友表示:“太好了,终于注意到学校路段了,送外卖的电动车速度很快,很容易撞到小孩。”
记者在文天祥小学(岗厦)附近走访发现,文天祥小学(岗厦)门口只有靠近校门一侧有单侧的人行道,没有非机动车道。学校将人行道隔开专门给学生通行,护栏外家长、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在机动车道上混行。到了学校放学的时候,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挤在一起,还有部分家长把非机动车停在学校门口等候孩子。
文天祥小学(岗厦)周边路段接孩子放学的车辆(央广网发 实习生陈尔冬摄)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深圳非机动车对交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周边路段,地铁站附近也存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情况。留仙洞地铁站附近,人行道两侧均被一整排电动自行车挤占,行人“在夹缝中前行”,还要不时侧过身为电动自行车让路。在留仙大道与同发路交叉口,绿灯亮起,电动自行车涌上斑马线,两个方向的电动自行车在路中央相互错车,绿灯结束时也没有顺利抵达对侧。
车辆与行人混行(央广网见习记者荣冀晴 摄)
十字路口交通秩序(央广网见习记者荣冀晴 摄)
车辆挤占人行道(央广网见习记者荣冀晴 摄)
一位刚停下电动自行车的行人告诉记者,他选择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原因是:“在早晚高峰的时候,不管是上下班还是接人都能节省很多时间,很多地铁和公交不方便直达的位置,电动自行车可以走快捷的路线直达。”对于为什么在人行道上骑电动自行车,他表示:“这样安全,不容易被车撞。”
记者对几位地铁口的行人进行了采访,有人表示,电动自行车为其日常出行带来的不便远远大于偶尔骑行的方便,“深圳好像没有区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电动自行车横冲直撞是非常危险的,我经常担心自己被撞到。”
记者走访发现,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被堵塞,导致车辆与行人抢夺人行道;部分路段的人行道上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行人在非机动车道上与电动自行车混行;部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没有绿化带或路边石作为分隔。另外,还有行人向记者反映:“很多电动自行车根本就不走非机动车道,不仅在人行道上走,还要在行人身后不停地鸣笛。”
非机动车道上停放的车辆(央广网见习记者荣冀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