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虚假陈述,即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监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在披露的信息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信息披露义务人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券虚假陈述判决书,定期整理形成月报,望对投资人有所裨益。
目录
序言
一、 监管情况
二、 投资者可以主张索赔的相关证券
1.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3.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河北汇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
6.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8.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9.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10.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1.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 新规速递
(一)《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2024)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2024)
一、监管情况根据巨潮资讯网的披露信息,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有如下公司收到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立案调查、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文书:证券简称
(深沪京)
公告名称
日期
事项
世龙
实业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3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龙实业”)于2023年5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252023001号)。于2024年3月12日,世龙实业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赣处罚字〔2024〕1号)。
梦洁
股份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4/03/13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洁股份”)拥有表决权第一大股东长沙金森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森新能源”)以及签署金森新能源部分股份《代持股协议书》的受托方李国富、刘必安于2023年11月2日、3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23012号、证监立案字0023011号、证监立案字0023009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金森新能源、李国富以及刘必安立案。2024年3月13日,梦洁股份披露了湖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号、[2024]2号、[2024]3号、[2024]4号)。
ST
实达
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4/03/15
2023年4月28日,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实达”)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对ST实达下发《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第2023-024号)。2023年12月7日,ST实达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66号)。2024年3月14日,ST实达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9号)。
汇金
股份
河北汇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5
024年3月14日,汇金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冀证监处罚字〔2024〕1号)。
卓朗
科技
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5
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朗科技”)于2024年3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40038号),因卓朗科技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卓朗科技立案。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卓朗科技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康华
生物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5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华生物”)于2024年3月15日收到康华生物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振滔通知,其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40009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ST
奥康
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6
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奥康”)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振滔于3月15日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40008号、证监立案字01120240009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ST奥康、王振滔立案。
上实
发展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9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发展”)于2024年3月19日披露了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沪证监处罚字[2024]4号)。
正平
股份
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3
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平股份”)于2024年1月22日披露了《正平股份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7),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正平股份及实际控制人之一金生辉立案。正平股份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1号)。
*ST
美盛
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3
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盛文化”)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40011号)。美盛文化实际控制人赵小强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4012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3月4日决定对美盛文化和赵小强立案。
*ST
新纺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3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野纺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22024001号)。
航天
动力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4/03/26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动力”)于2022年8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92022005号);于2023年6月2日,航天动力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35号)。航天动力于2024年3月26日披露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26号)。
广誉远
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6
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誉远”)于2023年12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72023009号);于2024年3月25日,广誉远收到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晋证监处罚字[2024]02号)
塞力
医疗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6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医疗”),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52024002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赛力医疗立案。
仁智
股份
浙江仁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6
浙江仁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智股份”)于2024年3月26日披露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
中泰
化学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
2024/03/28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化学”)控股股东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泰集团”)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62024004号),因涉嫌组织、指使上市公司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泰集团立案。2024年3月27日,中泰集团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4号)、(〔2024〕6号)。
中泰
化学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8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化学”)于2024年3月20日披露了《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6);2024年3月27日,中泰化学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3号)、(〔2024〕5号)。
ST
鹏博士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9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鹏博士”)于2023年7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92023025号);ST鹏博士于2024年3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40号)。
*ST
金一
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30
同辉
信息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31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辉信息”)及实际控制人戴福昊及原共同控制人崔振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3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同辉信息、戴福昊及崔振英立案。
证券简称
(三板)
公告名称
日期
事项
R庞大1
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4/03/01
2023年05月26日,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62023008号);于2023年12月22日,庞大集团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冀证监处罚字〔2023〕12号);于2024年3月1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号)。
R华讯1
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公告
2024/03/18
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讯方舟”)于2022年5月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20023号),于2023年8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42号)。2024年3月18日,华讯方舟披露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5号)、《市场禁入决定书》(〔2024〕3号)。
高德信
深圳市高德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8
2024年3月15日,深圳市高德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720245号)。
易尚3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7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尚展示”)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0720248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易尚展示立案。
债券简称
公告名称
日期
事项
15恒大
03
19恒大
01
19恒大
02
20恒大
01
20恒大
02
20恒大
03
20恒大
04
20恒大
05
21恒大
01
中渝优1
中渝优2
中渝次
恒大R1优
恒大R1次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8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地产”)于2024年3月18日披露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36号)。
19上实01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19
具体内容同前上实发展。
23新化
01
23新化
K1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
2024/03/28
具体内容同前中泰化学。
18鹏博债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4/03/29
具体内容同前ST鹏博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二、投资者可以主张索赔的相关证券
根据证券虚假陈述相关规定,如上市公司等因信息披露违反相关规定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索赔,索赔范围为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广大投资人应注意,民事诉讼秉承的原则是不告不理,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如果投资者不主动提起诉讼进行索赔,相应的上市公司等责任主体是不会主动赔付因其侵权而导致的损失。
另,关于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界定的相关时间以法院确认的日期确定,以下时间均为团队内部推算。
1、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庞大集团(证券代码:400171,证券简称:R庞大1),于2023年05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62023008号)。2023年12月22日,庞大集团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冀证监处罚字〔2023〕12号)。于2024年3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号)。经查,庞大集团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1)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2022年4月14日,庞大集团收到《北京金融法院应诉通知书》((2022)京74民初823号),涉案金额15.73亿元。2022年9月9日,庞大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书》((2022)京02民初154号),涉案金额5.46亿元。2022年11月8日,庞大集团收到唐山仲裁委员会发来的《仲裁通知书》((2022)唐仲裁字第229号),涉案金额7.47亿元。上述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庞大集团均未及时披露,直至2023年1月21日才通过《关于部分诉讼案件进展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8)披露相关信息。(2)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2022年4月14日,庞大集团收到《北京金融法院应诉通知书》((2022)京74民初823号),涉案金额15.73亿元。庞大集团2022年8月26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披露该重大诉讼。2019年至2022年间,庞大集团通过债务重组、股权转让,虚增或虚减相关年度利其一,虚增债务重组收益。2019年9月,庞大集团进入重整程序。2019年12月9日,法院裁定准予《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2019年12月30日,法院裁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2019年末,庞大集团在不符合债转股条件的情况下,对部分债务进行债转股处理,导致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二,虚增股权转让收益。2021年6月,庞大集团及子公司衡水东盛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盛汽车”)与长春市然然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然然”)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庞大集团及东盛汽车向长春然然转让自贡汽车100%股权,转让价款2.7亿元。2021年6月、2021年12月、2022年4月,长春然然向庞大集团先后转账支付0.1亿元、1.277亿元、1.323亿元,共计2.7亿元,但其中2.6亿元实质为庞大集团自有资金,庞大集团实质上仅取得0.1亿元的股权转让价款。2021年12月27日、28日,庞大集团与吉林中辰分别办理了北京巴博斯、保定冀东兴的股权变更登记,但吉林中辰未对北京巴博斯、保定冀东兴实施有效管理,北京巴博斯、保定冀东兴仍由庞大集团实际控制。庞大集团基于上述事项将北京巴博斯、保定冀东兴移出2021年度、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并在2021年度确认投资收益7.07亿元,形成长期应收款13.22亿元。2021年,庞大集团对13.22亿元长期应收款进行折现处理,冲减投资收益1.71亿元。2022年,庞大集团因该股权转让事项冲减当期财务费用0.46亿元,对13.22亿元长期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7亿元。庞大集团的上述行为,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正)》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九条,《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第七条、第八条、第十六条规定,导致庞大集团虚增2021年度利润总额7.12亿元,虚减2022年度利润总额2.41亿元,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河北证监局决定:(1)对庞大集团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对庞大集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罚款;(2)对庞大集团定期报告披露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事项,对庞大集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综合上述两项,对庞大集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70万元罚款。7日买进庞大集团股票,并在2023年5月27日闭市后仍持有庞大集团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2、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世龙实业(证券代码:002748,证券简称:世龙实业),于2023年5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252023001号);2024年3月12日,世龙实业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赣处罚字〔2024〕1号)。经查明,世龙实业的违法事实如下:其中: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66,854,566.94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收入的9.02%,虚增营业成本161,122,864.90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成本的8.65%,导致虚增利润总额5,73。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认为,世龙实业上述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规定,构成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行为。世龙实业时任总经理、时任世龙供应链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张海清,世龙实业时任副总经理、时任世龙供应链总经理王大中,参与世龙。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拟决定:(1)对世龙实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80万元罚款;(2)对张海清、汪大中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40万元罚款;(3)对刘宜云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4)对胡敦国、冯建华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5)对车有根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有世龙实业股票的,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3、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T实达(证券代码:600734,证券简称:ST实达),于2023年4月28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第2023-024号);于2023年12月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66号),2024年3月14日,ST实达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9号)。经查明,ST实达存在以下违法事实:(1)未按规定披露重要合同订立事项2021年12月28日,ST实达与林某签署《深圳兴飞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协议》),约定ST实达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306.86%,ST实达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属于《证券法》第八十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重大事件,应当及时披露。时任ST实达董事长并代行董事会秘书的景百孚是该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ST实达副董事长的周乐是该违法行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赛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迅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收回货款共计0.18亿美元(汇率变动后折合人民币1.15亿元,占该笔销售收入的78.26%)。2021年4月29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景百孚决策伪造货款收回以消除保留意见所涉事项,并负责相关资金筹措,违反《证券法》第八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是该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周乐设计并具体实施了伪造货款收回以消除保留意见所涉事项,是该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决定:(1)对ST实达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2)对景百孚给予警告,并处以万元罚款;(3)对周乐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投资人如果是在2021年9月18日至2023年5月16日买进ST实达股票,并在2023年5月16日闭市后仍持有ST实达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4、河北汇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汇金股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汇金股份及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事实如下:(1)汇金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汇金股份2022年4月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其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错误。2021年末,汇金股份在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过程中,未考虑棋鑫基金《合伙协议》关于“合伙人收回全部出资本金后,投资净收回的可分配资金按照8:2的比例进行分配”的约定,导致2021年度多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82.66万元。2023年4月27日,汇金股份主动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8号),对前述会计差错予以更正,追溯调整2021年度财务报表,影响2021年度利润总额682.66万元,占更正前利润总额的10.04%。其二,未按已披露的会计政策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21年末,汇金股份子公司深圳市汇金天源技术有限公司对联想云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63亿元,对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970.86万元。汇金股份在未获取充分证据,且未进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下,新设“数据中心项目”组合,对上述应收账款全部按照5%的比例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23年4月27日,汇金股份主动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8号),补提上述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841.86万元,追溯调整2021年度财务报表,影响2021年度利润总额841.86万元,占更正前利润总额的12.38%。(2)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2022年8月17日,汇金股份收到邯郸市永年区监察委员会对公司时任董事、总经理郭俊凯实施留置的《留置通知书》。2023年6月,汇金股份主动向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供述郭俊凯被留置情况,并于6月15日在《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51号)中披露该事项。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拟决定:(1)对汇金股份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事项,对汇金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2)对汇金股份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的行为,对汇金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综合上述两项,对汇金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投资人如果是在2022年4月22日至2023年6月15日买进汇金股份股票,并在2023年6月15日闭市后仍持有汇金股份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5、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
华讯方舟(证券代码:400126,证券简称:R华讯1),于2022年5月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20023号),于2023年8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3〕42号);华讯方舟于2024年3月18日披露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5号)、《市场禁入决定书》(〔2024〕3号)。经查明,华讯方舟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1)华讯方舟财务造假情况增利润总额分别为13,046.51万元、28,288.49万元、36,849.10万元、39,916.59万元、3,452.38万元、-9,840.32万元,占各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9.71%、141.73%、222.77%、80.46%、2.25%、9.07%。(2)华讯方舟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情况2017年至2019年,华讯方舟及其子公司河北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违规向民生金租、天浩投资、财达证券和叶某林等4个主体累计提供对外担保219,098.44万元。华讯方舟未在2017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对外担保事项,2017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对外担保金额113,829.02万元(担保余额,下同),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80.32%;2018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对外担保金额99,186.86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3.21%;2019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对外担保金额,607.87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301.84%。中国证监会认为,时任华讯方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吴光胜与他人合谋实施空转自循环业务进行财务造假、组织实施对外违规担保并未报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时任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黄立峰、时任华讯方舟第二大股东中国恒天外派董事潘忠祥,时任监事余勇、汤琪、刘琳、路威、吴晓光、何国林、欧阳森秋对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违法行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决定:(1)责令华讯股份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2)对吴光胜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3)对张峥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4)对代燕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5)对诸志超、李承刚、黄立锋、潘忠祥、余勇、汤琪、刘琳、路威、吴晓光、何国林、欧阳森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中国证监会还决定对吴光胜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投资人如果是在2016年4月30日至2022年5月10日买进华讯股份股票,并在2022年5月10日闭市后仍持有华讯股份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6、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恒大地产(债券代码:122393、155406、155407、149021、149128、149、149247、149258、149467、624、625、626、606、607,债券简称:15恒大03、19恒大01、19恒大02、20恒大01、20恒大02、20恒大03、20恒大04、20恒大05、21恒大01、中渝优1、中渝优2、中渝次、恒大R1优、恒大R1次)于2024年3月18日发布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36号)。经查明,恒大地产、许家印等人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导致2019年恒大地产虚增收入2,.8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0.14%,对应虚增成本1,732.67亿元,虚增利本公司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增利润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86.88%。(2)恒大地产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涉嫌欺诈发行(3)恒大地产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恒大地产未按规定及时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及重大诉讼仲裁情况、未能到期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时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财务总监潘大荣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时任副总裁兼财务中心总经理、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汽车)时任副总裁潘翰翎是2019年度直接责任人员。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许家印是未按规定履行披露义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副总裁钱程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拟决定:(1)责令恒大地产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17,500万元的罚款;(2)对许家印给予警告,并处以4,700万元的罚款;(3)对夏海钧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的罚款;(4)对潘大荣、潘翰翎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900万元的罚款;(5)对柯鹏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的罚款;(6)对甄立涛处以200万元的罚款;(7)对钱程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中国证监会还拟决定对许家印、夏海钧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7、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实发展(证券代码:600748,证券简称:上实发展;债券代码:155364,债券简称:19上实01),于2024年3月19日披露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沪证监处罚字[2024]4号)。经查明,上实发展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1)上实发展涉嫌未及时披露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且涉嫌未及时披露订立重要合同。(2)2016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涉嫌存在虚假记载2016年至2021年度,上实发展控股子公司上实龙创时任董事长曹文龙,组织、授意、默许相关人员通过虚构合同、虚增业务实施进度、实施空转自循环贸易以及参与军民融合贸易等方式虚增上实龙创2016年至2021年度收入、利润金额,导致上实发展2016年至2021年度财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收入47.22亿元、虚增利润总额6.14亿元。其中,2016年度虚增收入2.0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0.56亿元;2017年度虚增收入6.77亿元,虚2亿元;2021年度虚增收入2.05亿元。同时,上实龙创财务造假行为导致上实发展2017年年度报告少计商誉减值2.2亿元,占上实发展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8.31%;导致上实发展2021年年度报告少计提坏账准备8.09亿元,占上实发展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52.36%。时任上实发展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曾明,对上实发展未及时披露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订立重要合同以及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以及2016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副总裁、财务总监袁纪行,是上实发展未及时披露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订立重要合同以及2016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上实发展副总裁、董事汪良俊在签署确认上实发展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未勤勉履行职责,是上实发展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时任副总裁、上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决定拟决定:(1)对上实发展给予警告,并处以850万元罚款;(2)对曾明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3)对曹文龙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4)对袁纪行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5)对徐晓冰给予警告,并处以210万元罚款;(6)对唐钧给予警告,并处以210万元罚款;(7)对汪良俊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8)对郭伟民给予警告,并处以75万元罚款。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还拟决定对曹文龙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投资人如果是在2017年3月29日至2022年12月28日买进上实发展股票,并在2022年12月28日闭市后仍持有上实发展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8、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正平股份(证券代码:603843,证券简称:正平股份),于2024年1月22日披露了《正平股份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7),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1号,以下简称《告知书》)。经查明,正平股份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2021年,正平股份通过编造《清单预计量表》《清单预计量汇总表》《中期价款预计量表》的方式,虚构重庆鑫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鑫发)、循化县通森公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化通森)、四川腾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海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海晶泰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青海海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宁君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七家供应商工程量、虚增合同履约成本。该情况导致正平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成本53,655,840.81元,占当期营业总成本的1.11%;虚增营业收入71,541,121.08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1.40%;虚增利润17,885,280.27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1.80%。2022年上半年,正平股份通过编造《清单预计量表》《清单预计量汇总表》《中期价款预计量表》的方式,虚构重庆鑫发、循化通森两家供应商工程量、虚增合同履约成本。该情况导致正平股份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成本10,149,128.12元,占当期营业总成本的1.05%;虚增营业收入13,532,170.83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1.41%;虚增利润3,383,042.71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1.11%。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认为,正平股份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的违法行为。时任正平股份董事、副董事长金生辉,负责公司投融资管理、大额资金支付管理及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安排、指使虚增金沙项目供应商工程量、虚增合同履约成本事项,以及金生光作为时任正平股份董事长、总裁、实际控制人之一,全面负责正平股份经营管理,对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未能勤勉尽责,是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金沙县老城区段河道治理PPP项目总包部总经理任发伟,时任财务总监、副总裁王黎莹,是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时任正平股份监事、时任正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先巴吉,时任正平股份副总裁、正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兰,是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拟决定:(1)对正平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2)对金生辉给予警告,并处以230万元罚款,其中,对其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80万元罚款,对其作为实际控制人违法违规行为处以150万元罚款;(3)对金生光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4)对任发伟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罚款;(5)对王黎莹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6)对先巴吉、李长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投资人如果是在2022年4月29日至2024年1月22日买进正平股份股票,并在2024年1月22日闭市后仍持有正平股份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9、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誉远股份(证券代码:600771,证券简称:广誉远),于2023年12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72023009号),于2023年12月29日披露《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临2023-029号),并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晋证监处罚字[2024]02号,以下简称“《告知书》”)。经查明,广誉远股份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广誉远股份2016年至2021年年报“买断式销售”模式披露不真实,在子公司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广誉远)与部分下游商业公司存在“产品发生滞销及近效期,可无条件退货”约定的情况下,向部分下游商业公司实施压货,滥用“出库即确认收入”会计政策,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同时,对销售费用处理不正确,部分销售费用存在归属期间不准确或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情形。上述情况导致广誉远股份2016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具体虚增情况为:2016年虚增营业收入70,74821,592,427.99元、2021年虚减营业收入238,882,495.04元、2022年虚减营业收入,025,768.30元、2023年上半年虚减营业收入29,709,286.59元。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认为张斌作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傅淑红作为广誉远股份时任董事、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是广誉远股份2016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张正治作为广誉远股份时任监事,先后担任山西广誉远经典国药事业部医学总监、总经理,是广誉远股份2016年至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王俊波作为广誉远股份财务总监,是广誉远股份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虚假记载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杨红飞作为广誉远股份时任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是广誉远股份2016年至2019年年报虚假记载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李众作为广誉远股份时任分管经典国药事业部的副总经理,是广誉远股份2019年至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赵选民作为广誉远股份独立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是广誉远股份201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拟作出以下决定:(1)对广誉远股份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2)对张斌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3)对傅淑红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4)对张正治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5)对王俊波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6)对杨红飞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7)对李众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8)对赵选民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还拟决定对张斌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投资人如果是在2017年3月21日至2023年12月29日买入广誉远股份股票,并在2023年12月29日闭市后仍持有广誉远股份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10、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6)(证监立案字0362024003号),于2024年3月24日披露了《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6)(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2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3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4号),于2024年3月27日中泰化学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3号)、(〔2024〕5号)。经查明,中泰化学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1)2022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中泰化学2022年合计虚增收入4,248,474,643.06元、虚增成本4,248,474,643.06元,分别占《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营业总收入及营业总成本的7.60%、7.75%。(2)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中泰化学未在2021年、2022年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2021年、2022年,中泰化学及其子公司以预付款、退货款、代收代付运费等名义,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公司与控股股东中泰集团及其关联方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总发生额为7,718,058,292.55元。(3)案涉公司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相关债券募集说明书信息披露不准确中泰化学分别于2023年3月20日、2023年8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3新化01”“23新化K1”公司债券,共计募集11亿元。“23新化01”的募集说明书引用了中泰化学2021年及2022年1月至9月财务报告数据,并在存续期披露了中泰化学2022年年度报告。“23新化K1”的募集说明书引用了中泰化学2021年及2022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中国证监会新疆监管局认为,时任中泰化学董事长杨江红、时任中泰化学财务总监彭江玲,是对上述全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中泰化学董事、总经理刘洪,是对上述全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负责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现任中泰化学董事、总经理江军,是中泰化学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泰化学监事张清华,是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泰化学副总经理吕文瀚,是应当对上述部分虚增收入事项负责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泰化学副总经理丁永众,是应当对中泰化学部分资金占用事项负责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新疆监管局拟决定:(1)对中泰化学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2)对杨江红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3)对彭江玲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4)对刘洪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5)对江军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6)对张清华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7)对吕文瀚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8)对丁永众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投资人如果是在2022年2月17日至2024年3月20日买进中泰化学股票,并在2024年3月20日闭市后仍持有中泰化学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11、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T鹏博士(证券代码:600804,证券简称:ST鹏博士),于2023年7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92023025号),于2023年9月1日披露了《关于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3-064)(编号:证监立案字0392023024号),于2024年3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40号)。经查明,ST鹏博士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1)ST鹏博士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2)ST鹏博士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合同ST鹏博士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及未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2份重大合同,导致2022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3)ST鹏博士2012年—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2012年8月23日,上海道丰获得债权资产共3笔合计362,000,000.00元,据此截至2012年末,上海道丰对深圳利明泰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只有362,000,000.00元,而当年末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04,456,.95元,当期已发生减值损失42,456,.95元。上海道丰未及时确认减值损失,导致SI鹏博士2012年虚增利润42,456,.95元,占当年利润总额比例为17.43%。上海道丰因未及时确认减值损失,导致ST鹏博士2012年—2015年年报均虚增资产。2016年末,上海道丰所有的3笔债权资产中,有2笔已确定无法收回,上海道丰应当对深圳利明泰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162,000,000.00元,但上海道丰未能及时予以确认,导致ST鹏博士2016年年报虚增资产162,000,000.00元、虚增利润162,000,000.00元,占当年利润总额比例为17.48%。上海道丰因未及时计提深圳利明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导致ST鹏博士2016年—2019年年报均虚增资产。200.00元的对价收购上海道丰持有的深圳利明泰31.817%股权,价格显失公允,ST鹏博士单方面受益196,000,000.00元,其经济实质具有资本投入性质,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上海道丰未别为21.77%、14.27%、18.51%。中国证监会认为,ST鹏博士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杨学平未将上述深圳利明泰有关情况告知ST鹏博士,在2012年—2022年年报上签字,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崔航、吕卫团、王鹏、何云、林楠、武惠忠、刘杰、王岚、李丽琴、陈曦、李炜在2021年年报审议中未对引发关注的事项给予合理关注,在2021年年报上签字,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国证监会拟决定:(1)对ST鹏博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2)对杨学平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其中对其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其作为实际控制人处以1,000万元罚款;(3)对崔航、吕卫团、王鹏、陈曦、刘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0万元罚款;(4)对孙向东、陈刚、何云、林楠、武惠忠、王岚、李丽琴、李炜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中国证监会还拟决定对杨学平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崔航、王鹏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投资人如果是在2013年4月12日至2023年7月18日买进ST鹏博士股票,并在2023年7月18日闭市后仍持有ST鹏博士股票,可尽快启动诉讼程序。另,航天动力的具体违法事实及索赔期间请见2023年第6期月报,梦洁股份的具体违法事实及索赔期间请见2024年第1期月报。[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三、讯息摘要(一)《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2024)
为进一步强化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督促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归位尽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于2024年3月15日起实施。现说明如下:
1、修订背景
2021年发布实施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工作程序、方式及要求做出系统性规定。实施以来,现场检查成为注册制下的有力监管手段,发挥了对书面审核的重要补充功能,对把好入口关、督促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引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等起到了积极作用。规定实施以来,现场检查工作既积累了新的有益经验,如通过强化第三方监督提升检查抽签透明度、召开现场检查会商会统一问题处理标准、通报检查处理结果增进市场预期等,需要在制度层面及时固化;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检查对象在抽中检查后随意撤回发行申请、个别检查对象消极配合、少数检查对象多次出现同类问题等,需要完善制度补足监管要求。此外,规定中适用于核准制的检查流程及表述,也需要结合全面注册制实际予以调整。
2、修订内容
按照强化“申报即担责”、加强统筹协调、提升监管透明的思路,修订后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合并内部操作规范,设总则、确定检查对象、组织与实施、监督管理及附则5章,共39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检查期间撤回申请不影响检查实施,检查对象确定后,检查对象撤回发行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实施,也不影响证监会及交易所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是健全统筹协调制度机制,强化证监会注册部门负责现场检查的整体统筹协调及指导。
三是完善组织与实施流程,完善通知检查对象的程序,明确检查信息通报机制,对检查机构报送检查计划、开展进场工作、申请延期等设置了时限要求,完善现场检查报告格式。
四是规范检查结果的运用,审核注册部门应结合发现问题、会商意见、整改完成情况推进审核注册工作。
3、公开征求意见情况
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我会就《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市场意见,收到意见后,我会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处理情况如下:采纳有关意见,一是加大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覆盖面;二是将24个月内现场检查多次发现同类问题时从重处理,延长为36个月;三是检查完成前检查对象可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书面解释说明。对于检查组入场前5个工作日通知检查对象的建议,从必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未予采纳。四、实施安排本规定发布后,新开展的现场检查工作适用修订后的规定,已开展的现场检查工作仍适用原规定。
上述文件中与信息披露有关的详细内容如下:序号
措施
具体规定
《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
1
制定依据
第一条 为规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行为,强化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督促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归位尽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定本规定。
2
现场检查的定义与地位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现场检查,是指针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以下简称检查对象),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或交易所作为检查机构,在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管理场所以及其他相关场所,采取一定方式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及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第三条 现场检查是书面审核的重要补充,是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的重要手段。检查对象及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切实承担相应责任,充分披露投资者自主进行投资价值判断所必需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3
检查对象、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的配合现场检查义务
第四条 检查对象和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应当配合现场检查工作,保证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和接受问询时陈述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拒绝、阻碍。
4
现场检查工作人员的义务
第五条 现场检查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公正,确保现场检查独立、客观、高效,不得干预检查对象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检查人员的工作接受检查对象及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的监督。
第六条 检查结果公开前,参与现场检查及处理的人员对检查情况负有保密义务。
5
问题导向检查对象
第十一条 问题导向检查对象由交易所审核部门或证监会注册部门(以下统称审核或注册部门)确定。在发行上市审核或注册阶段,首发企业存在与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相关的重大疑问或异常,未能提供合理解释且影响审核或注册判断的,审核或注册部门可以将其列为问题导向检查对象。处于交易所审核阶段的首发企业存在上述情形的,证监会注册部门可以将其列为问题导向检查对象。
6
检查方式
第二十五条 实施现场检查时,检查组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检查方式:
(一)查看检查对象生产、经营、管理场所及其他相关场所;
(二)获取检查对象工商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及生产、销售、仓储记录等;
(三)对检查对象主要业务循环和关键信息系统进行穿行测试;
(四)询问检查对象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财务人员等;
(五)走访检查对象重要客户及供应商;
(六)获取相关方资金流水;
(七)核查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工作底稿,询问相关人员;
(八)检查组认为必要的其他方式。
7
现场检查工作报告内容
第二十八条 检查机构应当在核实重点事项、获取充分证据、明确检查结论的基础上形成现场检查工作报告,报送证监会注册部门。检查对象处于交易所审核阶段的,现场检查工作报告应当同时抄送交易所。现场检查工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检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检查组人员及分工;
(三)检查对象、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配合检查情况;
(四)检查计划及检查程序实施情况;
(五)检查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其说明;
(六)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说明;
(七)检查发现问题的性质、影响及结论;
(八)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建议;
(九)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8
信息披露违规的责任承担
第三十一条 根据检查对象存在的信息披露问题的严重程度,证监会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证监会规章等对检查对象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相关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给予行政处罚。交易所可以依据有关规定对上述单位和个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给予纪律处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2024)
为进一步规范辅导相关工作,推进派出机构发行监管转型,中国证监会结合监管实践,研究修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并于2024年3月15日起实施。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1、修订背景现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实施以来,辅导监管的目标、流程和标准进一步明确,市场各方对辅导监管工作形成合理预期,拟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辅导监管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证监会统筹发行监管全链条,厘清辅导监管职责,压实辅导机构责任,优化辅导操作流程。2、修订内容按照提升监管透明度、加快推动派出机构发行监管职能转变的思路,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合并了辅导监管相关内部工作指引和执行标准,设总则、辅导备案、辅导验收、验收后事项、监督管理及附则6个章节,共43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明确派出机构辅导监管职责。派出机构除对辅导工作成效等开展验收外,还应加强监管理念和政策的传导。二是回应市场关切,增强制度灵活性适应性。辅导期内变更上市板块可连续计算辅导期,测试通过人员一年内可豁免同一板块测试。三是防范风险,建立口碑声誉制度。辅导机构应提交有关辅导对象及其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口碑声誉说明,作为后续环节重要参考。四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辅导机构应制定辅导环节执业标准和操作流程,对证券市场知识测试中的不诚信行为严肃处理。3、公开征求意见情况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我会就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收到意见后我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其中多数意见前期已有考虑。对于已备案的境外上市企业适用少于3个月辅导期的意见,鉴于境外上市备案与辅导监管关注点不同,未予采纳。涉投资类维权案件处理实践经验,并长期专注相关法律与司法实务研究,致力于从事证券、期货、基金、信托、金融产品等领域的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业务。,以专业的精神及丰富的诉讼、仲裁经验为投资者提供维权法律咨询服务及有效的争议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及金融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投资者维权业务范围:•基金投资纠纷•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纠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信托合同纠纷•欺诈客户责任等纠纷往期回顾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2年第1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2年第2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2年第3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1期)
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2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3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4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5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6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3年第7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4年第1期)投资者维权专题|虚假陈述、信息披露月报(2024年第2期)合作交流转载 投稿 合作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发送邮件gs@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