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听一句劝,请一定要用执行的思维来处理诉讼案件。
为嘛?
一个案子,发起诉讼,只是开始、只是开始,大多案子走到法院那个大门里面去,就说明几乎双方已经“拉爆”了,既然是已经拉爆了,你不会指望,对方收到判决书后,就会摆着一个立正、稍息的姿势来把欠款送上来吧?
难道他心里真的不知道还欠你钱、以及欠多少钱?所以,答主一贯主张,既然都走到法院这一步了,那么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对方会作出“跑路”的动作。
所以,做诉讼的时候,应当同时完善这些动作,那才是将一个普通的诉讼用“全局”的思维来对待。
1、诉讼案子不做保全,那都是在耍流氓。
答主知道的天津、湖北、四川、贵州等地方,如果做的是诉讼财产保全(就是立案了后,再申请的保全),都是支持网络查控的。
就是法院会同他们的查控系统来帮你查对方的财产线索,然后冻结、查封。
但是,重庆等地方目前是不支持的,甭管是诉前保全(起诉前去申请保全)还是诉中保全(诉讼保全)。
但是,甭管咋的,这一步都是必要动作。
因为在做保全的时候,必然涉及财产调查的问题——放心,答主已备好了操作方法,双手奉上,请看官免费享用。
2、搞清楚股东之间的关系
如果股东是夫妻,两个一起诉了,没毛病。不要傻乎乎的还只起诉这个公司了——都是干业务的人,都知道一旦负债,公司就会称为背锅侠,股东,那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3、搞清楚公司的性质
如果是一人公司(股东只有一个人)或者是个体工商户,没啥好说的,一起告吧
……..
总之,在诉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把公司的股东、高管给弄进去,不要想着再执行阶段再来解决,除非看官或题主以打官司为乐,不然,这些动作、事情都要放在执行的后端来处理,则需要再打一场官司,何苦呢?!本来这些都可以在一个“诉”当中一并解决的,非得把它分开来操作。
4、尽可能的去查这些人的线索
无论这个判决的结果,这些人是否担责,这一步都至关重要,对比现在的查询结果和执行后的查询结果,其他的后端处理思路就出来了。
看官都看到这里了,不关注、收藏一下就可惜了,万一哪天用得上又找不到我了可咋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