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改革之艰难,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A股已经不可能重头再来了,任何改革或修整措施,都得在维持目前市场不出大的动荡的前提下进行。因为最难处理的不是推出赔偿制度本身,而是积累存量问题如何处理?
1992年到今天三十多年市场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今天突然出了个赔偿制度,那之前退市的那些怎么处理?受损失的股民想要个公平从哪里去要?
从不赔,到赔这一步是质变,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步,谨慎小心可以理解,但是,我想在迈出这一步之前还必须有很多工作要提前做,比如最应该先于赔偿制度之前的,应该是彻底改革IPO制度,再不能修修补补了。
为何广大股民对IPO那么大意见,最核心的问题出在原始股东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在目前的发行制度上被人为的对立起来了,这也就是之前某次经济论坛上某位专家说的:散户都挣钱了,谁赔钱?的一问。话很难听但是恰恰戳中A股的命门。
那么多制度,似乎都是有意识的倾向大股东和机构,而中小投资者被置于收割摆布的地位。3000点长期徘徊不过是有利于大股东和机构的操作而已。很多A股的现象在其他市场是要被明确认定为市场操纵行为的,但是我们这里却是介于合规和不合规的边缘,完全取决于管理部门对当前市场风险的判断。有时候就是合规的有时候就是不合规的。
这说到底,还是市场被政策定义为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具体操作上又没有避免权力寻租和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市场整体利益之上而今天想要彻底扭转,没有动根本制度,只是清理垃圾股,就如封建帝王只杀贪官而不改官吏制度一样,除了让广大股民消消气之外,意义不大,因为制度不改,造假的清理出去一批,下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与其缘木求鱼,不如退而结网,从发行制度上进行彻底改革,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与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进行捆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这抛砖引玉 提个小小谏言:新股发行与其限制发行价不如用市盈率来绑定减持锁定期。高发行价能被市场认可不必人为干预,管理部门应该关注的是高价发行的大股东原始股战投的减持必须和市盈率绑定 越高的市盈率,也就意味着越长的限售期,而且这个限售不能凭自觉,一定是技术手段来保证。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流入二级市场,场外转让必须公开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绝对不允许融券和质押、离婚、司法拍卖等形式抛售到二级市场。发行机构在上市后的至少五年内应该承担保荐责任,对违规造假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打击违规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尤其是重罚不是目的,引导上市公司将精力放在好好经营企业为股东创造利润才是目的。但是,现在某些做法令人感到很矛盾,一方面不愿意从制度上做出根本性改变,一方面又大打特打各种违规行为,这就让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像得了内部消息一样,忙不迭的粉粉减持套现走人。所以,救市政策越多,反而造成市场怀疑情绪越严重,各类资金都在借政策利好的短暂时间窗口出逃,这不得不说是严重的失误……。